【中醫治療】逾8成新冠康復者治療半年後未達健康體質 部分人病徵有改善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2/09/28 17:40

分享:

分享:

逾8成新冠康復者治療半年後未達健康體質,部分人病徵有改善。(陳國峰攝)

本港持續2年多疫情確診人數達逾百萬人,染疫後遺症問題備受關注。醫管局聯同多間大學及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,跟進中醫對染疫者檢測陰性後仍出現病徵的治療成效,發現約3成人在治療後,分別於咳嗽、氣喘及乏力等主要症狀可以「斷尾」;不過有逾8成人在治療半年後,仍未達平和質,即健康體質。

醫管局自2020年4月開始推出「中醫門診特別診療服務」計劃(計劃),為新冠康復者提供最多10次免費中醫內科門診服務。局方聯同3間大學包括浸會大學、中文大學及香港大學,和7間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,在前年9月至去年12月期間,跟進計劃中150名新冠康復者的臨床數據,年齡介乎18至80多歲,主要屬51至70歲群組;研究未有設立對照組。

研究對象中,有7成人處於肺脾兩虛及/或氣陰兩虛,他們在確診期間,較多出現發熱、倦怠乏力、乾咳、肌肉或關節病,及頭痛等10大症狀。結果顯示,他們在中醫治療後,有28%至36%人分別於咳嗽、氣喘及乏力等主要症狀可以「斷尾」。

有肺活量方面,研究對象在接受治療前,約6%即約7人於6分鐘步行測試中達到標準,而在中醫治療半年後,達標比率增至15%,即多15人達標。對於有約85%人在治療後仍未達標,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(中醫藥發展)卞兆祥回應指,肺活量只係其中一項指標,患者在整體病情上屬有改善。

而係肺阻塞風險方面,在治療前,有3成患者即45人處於高風險,而在治療3個月及半年後,15人情況有改善,即剩下30人仍處於有肺阻塞風險。整體而言,接受治療前,有12人處於平和質,即健康體質,接受中醫治療半年後,增多一倍人達健康體質,惟仍有84%人,即126人未達健康體質。

研究於第5波疫情前進行,卞兆祥坦言就中醫對感染Omicron患者的治療成效需再做分析,而且研究期間,兒童個案亦比較少。至於現時共有多少人出現新冠後遺症,卞兆祥亦指需要更多研究。

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院長林志秀形容中醫診療成果令人鼓舞。醫管局總行政經理(中醫)黃巧雲表示,現時每日中醫治診療位已由每日30至50個提升至每日1800個,亦有預留名額予長者。

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記者:鄧凱文